發布時間:2018-10-27
瀏覽次數:565
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獲悉,為進一步推動物流降本增效,不少企業加快布局智慧物流建設,2020年有望實現末端配送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規模化量產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8年作為供應鏈創新應用的元年,供應鏈應用成為物流最核心的內容。圍繞供應鏈體系,商務部今年還將會同有關部門,就農產品、藥品、家用電器、服裝家具,餐飲等短板領域,著力提升供應鏈的智能化、智慧化程度。
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空間巨大
我國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明顯。從宏觀層面看,從2012年到2017年,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從18%下降至14.6%;從微觀層面看,企業物流費用率也在逐步下降。不過李聰也指出,我國物流業依然存在行業規模與發展質量效益不匹配的問題,社會物流總費用、企業物流費用率等關鍵指標依然明顯高于歐美發達地區,物流降本增效還有很大空間。
其中,在社會物流組織方面,公路貨運行業窄,運輸車輛使用率低,多式聯運存在聯不上、聯不好的問題,海鐵聯運比例遠低于西方發達地區,物流信息共享開放力度不夠,“信息煙囪”“信息孤島”現象仍然非常突出。
在企業物流管理方面,大多數企業還缺乏供應鏈管理的理念,上下游缺乏協同,制造企業普遍沒有建立一個規范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,企業降成本往往就是壓低物流服務價格,而忽視了物流冰山下的隱性成本。
在物流發展環境方面,土地、人工、運能、資金等要素成本近年來上漲較快,運輸結構不合理,鐵路水運的主要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,市場不規范,市場交易成本比較高。
中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主任王喜富認為,智慧物流的目標就是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。“第三方物流興起以后,我國物流成本降低了5%,通過流程優化組合以后,物流成本降低了5%-10%,通過創新技術應用,物流成本可能降低10%-20%,隨著智慧物流的應用,降本效果會更好。”
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看來,借助智慧物流,降成本的空間、力度和針對性都會越來越大。“智慧物流和智慧供應鏈的核心目標就是降成本,只有通過降成本,才能符合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對物流的要求,整個社會經濟的效率空間和利潤空間才能大大提升。”